2009年3月19日 星期四

爵士舞蹈Hip-Hop新勢力─爵劇影色舞團


舞蹈會成長,也會表達,這就是我創作的原動力。─王儷陵,爵劇影色舞團團長

高雄爵士舞蹈的發展,從1995年「高雄市爵士芭蕾舞團」創立開始,掀起一陣風起雲湧之勢,而後陸續有不少爵士舞團誕生,其中年僅三十歲的王儷陵與她的「爵劇影色舞團」,不但堅持正統爵士舞蹈的創作,並融合了Hip-Hop等街舞形式與流行音樂,以New Jazz的舞蹈風格創新作品,為高雄的當代爵士舞蹈,開啟了新的創作空間。

自從十年前因為觀賞「台北舞藝舞團」的《卡門》和《紅色舞鞋》以及Danny Lee的《絕愛》之後,當時還是中華藝校舞蹈科學生的王儷陵,遂立志往爵士舞蹈發展,之後並加入「高雄市爵士芭蕾舞團」擔任編舞與表演的工作,更厚植了她在爵士舞蹈上的根基。在離開舞團之後,堅持著對舞蹈表演的熱情,2003年號召一群熱愛爵士舞與街舞的舞者,成立「爵劇影色舞團」,期望結合實驗劇、現代劇以及寫實舞蹈劇場,將當代爵士舞與其他流行舞推廣至藝術領域。

而這群高雄地區的舞蹈新血輪,於2004年三月即發表創團首演《儷身儷影》舞展,創作風格涵蓋New Jazz、Hip-Hop、現代爵士、抒情爵士與劇場舞蹈,展現出新世代的爵士舞蹈。另外王儷陵特別邀請「明華園歌仔戲團」團長陳勝福擔任藝術顧問,雖然兩個團體的表演性質差異甚大,但王儷陵有感於明華園堅持創作與敬業的表演態度,還特別親自北上邀請陳勝福團長參與《儷身儷影》的製作。王儷陵這樣熱情、直接、不畏艱困的性格,也正是爵劇影色這個新興舞團所展現出來的特性,同樣充滿著年輕人的活力與對理想的傻勁。

雖然「爵劇影色舞團」仍是一個相當年輕的團體,但他們的首演作品《儷身儷影》除了展現爵士舞蹈的多樣性之外,在內涵上更有一般爵士表演所缺乏的厚度。王儷陵娓娓的連接她和這個作品間的關係,就像「我」和「我」之間的對話,從身體上的《呼吸》、《動脈》到抽象的《對話》、《思想》、《情緒》與《個性》,最後建構出《It’s me》與《魅力》,整段舞展透過散落的小品集結成完整而飽滿的個體,這是王儷陵與自我探索,與自我說話,與自我發展的深度作品,正如她所說的,「我相信每一個編創者都是處在自己的世界和自己的思想裡,他/她一定有想表達的話語,但有些話是無法用言語訴說,因此肢體是編創者最佳的表達方式」,於是她透過她和舞者,與觀眾,也與她和她的舞團對話,探索彼此的真實與虛幻。

對於未來的計畫,王儷陵計畫以流行音樂與演唱會的表現形式,賦予爵士舞蹈全新的表現手法,並期望加入更多的劇場與其他藝術形式,讓爵士舞蹈不再流於過去僅作為演藝娛樂的偏差印象,並且強調爵士舞蹈的創作與藝術層次,革除目前許多觀眾對於爵士舞蹈和爵士有氧運動間的混淆。

這個充滿著理想與執著的舞團,不停爆發爵士與Hip-Hop,柔和與動感,相互衝突與相互融合的創作力,經由舞蹈、肢體、音樂甚至劇場表演的展現,精準地詮釋出當代年輕人內心與外在的複雜與單純。年輕的王儷陵和「爵劇影色舞團」,一個需要更多掌聲與鼓勵支持的新生命,他們相信只要堅持,理想就會實現,所以他們正一腳印一腳印地實現年輕的夢想,和舞蹈,和自我,體現他們的生命。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