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19日 星期四

蜻蜓祖母熱戀八十,李彩娥


生命無涯!藝術亦無際!─李彩娥,台灣舞蹈家

1937年,因從小對舞蹈有濃厚的興趣,年僅十二歲的李彩娥隨父母遷往日本,進入石井漠舞蹈體育專科學校接受舞蹈教育,並隨日本創作舞之父石井漠老師親自指導,成為台灣第一位赴日留學的舞蹈家。在洋溢興趣與喜悅的基礎上,李彩娥獲得正統且紮實的舞蹈教育與訓練,學習律動、芭蕾和創作等舞蹈技能,在日本表現出色,之後隨著舞團赴中國、韓國、越南等地巡迴表演,獲得極大的好評。1942年在老師石井漠的推薦下,參加日本文部省舉辦的全日本第一屆舞蹈比賽,在比賽中,以創作舞《太平洋進行曲》獲得少年組的第一名,榮膺「文部大臣〈教育部長〉賞」,次年再以民族風的《阿妮托拉》參賽,獲得第二名。李彩娥的舞蹈肢體語彙多變、臉部表情飽滿豐富、情緒變化厚實多樣,在當時日本舞壇被前輩舞蹈家視為期待中的明日之星。

但在1944年,由於戰事日漸逼近,且離鄉多年的李彩娥心繫家人與故鄉,遂在《日本在台施政五十年紀念舞展》演出後,返回故鄉屏東。之後在台灣文化前輩蔡培火的推動下,李彩娥在屏東成立舞蹈教室,以推廣南台灣舞蹈教育為目標。之後並在1954年前往高雄成立「李彩娥舞蹈研究所」,持續舞蹈創作與教學工作。除了芭蕾、民族舞蹈之外,她也創作許多舞蹈作品,運用台灣民謠編出貼近土地的舞作,包括《思想枝》、《望春風》、《月夜愁》等。

1956年,李彩娥參加「全國資深舞蹈家示範表演」,她的民族舞作《王昭君》以及追憶父親和恩師石井漠的作品《憶》,在當時獲得諸多的好評,尤其《憶》之後陸續改編為《憶II》及《憶III》,紀念已故的先生洪調美,其中而李彩娥的兒子洪仁威所改編的《憶III》,在1995年演出之時,舞台上李彩娥和二個媳婦、二個女兒和孫子,三代六人同台群舞,跨越世代與時空,彷彿重現了兩種回憶糾纏其中的美麗情境。

1970年,李彩娥再次專程前往日本學習並觀摩舞蹈。因受到師母的啟發,激發了她以身體作為體現美感、陶冶外在、提昇心靈的載體,並在隔年開設婦女韻律空間「創美教室」,推廣女性的生活之美。此後,李彩娥遂將既有的現代舞、芭蕾舞等舞蹈空間,則交給子女傳承與發展,長子洪仁威接下管理工作。洪仁威從小跟隨母親研究舞蹈之美,舞齡也近半百,受到母親長期薰陶,他對舞蹈創作深感興趣,也曾到日本石井漠紀念芭蕾團研習芭蕾、現代和爵士舞蹈。三十多年來,他不但專心舞蹈教學工作,但經常擔任母親幕後的創作人,並在2000年為感念母親對於台灣舞蹈的貢獻,成立「李彩娥舞團」,其間洪仁威並編排許多舞碼由母親表演,這一段「子編母舞」的絕妙搭配,更蔚為台灣舞蹈之美談。

如今已邁入八十歲高齡的蜻蜓祖母李彩娥,肩負南台灣舞蹈傳承責任,仍然在舞台上舞蹈肢體發揮創意,為多元舞蹈賦予新風貌,堪稱台灣的「舞蹈生活教育家」。正如李彩娥所說,「舞蹈陪我走過一生,如今它融入我的生活,沁入我的生命。在勤練舞蹈的歲月中,更體會要活就要動的道理,生命就如同流水一般連綿不絕,在流動中新陳代謝。我已為人曾祖,四代的傳承,新細胞不斷地產生,如同在律動中體驗新生命的價值,那樣甜美與溫馨。只要我活著一天,就跳一天舞。我不是為了舞台而跳,是為了生命而跳。當生命與舞蹈已經密不可分,當我看著自己的骨血代代傳承,我想我的舞台,將不只侷限在方寸之地,而是拓展到涵蓋整個生命歷程。」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