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7月16日 星期三

黃皮白心的香蕉情結與同志迷思─「4X香蕉同志」


這次高雄電影圖書館和婦女新知合辦的「跳躍性別光譜影展」中,除了多部風格迥異內容獨特的性別議題長片參展之外,還特地邀請了在各大國際影展出盡鋒頭的香港短片「天使」、國內同志導演陳俊志的紀錄片「幸福備忘錄」,以及由四部紀錄片和短片集錦而成的「4X香蕉同志」。這六部短片和紀錄片都是以男同志作為主角,剖析華人同志族群在台灣、香港甚至澳洲美國所面對的種種問題。「4X香蕉同志」精選了「唐人妹」、「黃色微熱」、「史丹利」和「某年秋天」四部紀錄片和短片,分別透過四位生長環境全然不同的導演湯尼艾瑞斯(Tony Ayres)、楊至偉、鍾德勝和李孟熙的鏡頭,呈現同志族群在傳統社會下的壓抑限制與自我認同,另外這四部影片更針對種族意識、母文化認同以及青少年啟蒙等議題,深入探討社會環境與同志社群間的互動與成長,豐富同志電影的深度與廣度。

在香港社會,所謂的香蕉就是指黃皮白心,外表黃種人但內心卻是不折不扣像個西方人。這種族群的出現和香港的英國殖民歷史固然有著密切的關係,況且在西方社會生活也一定會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而這四部影片也不約而同地討論到白人同志文化對華人同志社群的影響。「唐人妹」可說是導演湯尼艾瑞斯的自傳影片之一,艾瑞斯以華裔同志的身分現身說法,道盡了黃種男孩與白種男孩間的歧視與自卑、依附與執著等種種迷思。尤其從「唐人妹」和艾瑞斯之後拍攝的「憂愁獨語」、「同志公廁」以及「愛我就殺死我」,我們可以清楚看到新移民在面臨新文化強勢的衝擊時,如何處理本身的母文化的問題,反映到同志曖昧的身分認同與出櫃運動上,更是饒富趣味。「黃色微熱」將白種人/黃種人在同志文化/性文化上的強烈對比表達淋漓盡致,而且透過主角對於白種人/黃種人的迷思,也清楚地批判香港面臨英國文化/中國文化的困窘地位。「史丹利」透過一個半白半黃的少年同志的出櫃歷程,同樣也展示了自身對於同志和黃/白身份的迷惘和認同。至於年輕的亞裔酷兒電影導演李孟熙的「某年秋天」,倒是有別他之前的「流」、「搶購獠牙」「漂」等意識鮮明的同志電影,以一段五角關係的曲折戀情,描述亞裔族群和西方同志文化之間的摩擦與衝突。

從族群間的強弱關係與文化落差對比於同志身份的弱勢與壓抑,對於她和她和他和他的世界裡,人們會多一些體悟與了解。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