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1917年,美國電影除了炫耀的明星和華麗的場景之外,更有快速的節奏和優美的風格。好萊塢的電影工作者發展出一套形式系統原,以創造易於了解的情節,成為攝製的標準,並且這套指導方針至今也鮮少改變。其實這個系統中的許多基本原則,早在好萊塢成為電影攝製中心之前,已經發展形成,而且其中許多原則是在其他國家首先採用。因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的這段時間,電影風格大體而言仍然是國際性的,許多影片通常在原出品國以外的國家廣為流傳。
通常史學家必須查證證據的來源。這件工作時常也都仰靠前文所提及的描述性研究。這樣的問題對於影片拷貝而言,尤其要特別敏銳。電影常以不同的版本流通問世。20年代的好萊塢電影以兩種版本拍製,一個發行於美國本土,一個出口到國外。兩者之間可能在片長、內容,甚至風格上都有極大的差異。直至今日,好萊塢電影在歐洲上映的版本,比起在美國映演的更為色情和暴力。此外,由於影片的損壞,以及可能遭到刪剪和修改,許多目前存在的電影錄影帶版本,都是經過刪剪、加長,不然就是遭到修改,而與當初戲院映演的樣貌有所出入。
彩色電影簡史
1929年,發明雙色膠片染色技術。
1932年,發明三色膠片染色技術。第一部代表性的作品為1935年拍的《浮華世界》,其後的代表作像1939年拍的《亂世佳人》。
1941年,柯達公司推出多層感光膠卷,能拍攝各種鮮艷色彩,並且適用於所有攝影機,為電影的製作帶來了彩色革命。代表性的作品像1944年拍的《亨利五世》、1950年拍的《所羅門寶藏》。
1951年,好萊塢首次使用伊士曼膠卷拍攝。
1958年,柯達推出新型彩色膠卷,能消除強烈色差,迅速取代了從1941年以來通行的柯達底片。
Rouben Mamoulian《Becky Sharp》,1935
Victor Fleming《Gone with the Wind》,1939
Lawrence Olivier《Henry V》,1944,全名《The Chronicle History of King Henry the Fift with His Battell Fought at Agincourt in France》
Compton Bennett《King Solomon's Mines》,1950
2009年3月20日 星期五
電影美學(四):古典好萊塢電影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1 則留言:
1096213066 Steven
ME
一直以為,自己是一個很獨特的個體,在別人眼中。自以為是,虎爛吹噓,深怕別人看不到自己。看到了,也嚐過了受人景仰的滋味,和三分鐘熱度後的平靜。一時的新鮮感,舊了誰理你?開始會空虛,開始發現人生沒有一時的歡愉,沒有人能在歡愉過後死去,而是留下收拾殘局。我正收拾著我的殘局,那瘋狂派對後的空虛,我獨飲。沒有人有絕對權力去影響其他人,我開始自閉,開始沉默不語,開始習慣一個人做事情,並且愛上它。變得不再那麼聒噪,變得沉默寡言,變得沒有微笑,縱使我稱之為內斂,沒有人同意。「幹麻不理人阿!很自以為是喔!目中無人!」我想,我只是忘了怎麼回應,沉默太久,思緒陳積角落。
開始會想家,想媽媽,好久沒回家待著,那最溫暖,也永遠不背向你的地方。虛幻間,腳底下的,彷彿不是泥土;堅硬的像鋼鐵,綿柔的如潮水。那捕捉不及的神秘感,那將來會回首的快樂。曾經有過的一切,不枉此生的那種。裡面的我,正在劇烈又平靜的變動,地牛翻身,滴水穿石。快速的,和緩的,打破。
有很多話,不該說,不能說,不知道怎麼說。我只是不想要有遺憾而已,卻肆意的留下慌亂的軌跡。你們都好嗎? 遺憾不能好好把握與你們相處的時機。它揮之不去,看著你們成長,我卻停留在原地。你們會到哪裡? 我會在哪裡?我想起了你妳你妳你妳你妳你妳你妳你妳你妳你妳你妳你妳你妳你妳你。好多好多,我只能以你妳相稱。自己最重要,但是還是不捨念舊的渴望。一根菸把我帶回從前,凌駕於言語之上。還有好多好多話想講,但是算了,還是保有我的一貫沉默。我好想你妳你妳你妳你妳你妳你妳你妳你妳你妳你妳你妳你妳你妳你妳。
記得曾經寫的一段話:
最近的我,好失意。但是又不能向妳說明,妳也有妳的壓力。我哭不出聲,只能暗自啜泣,混雜淚水和鼻涕。電視上做的綜藝節目,為何我完全不感覺喜?才發現,原來自己也可以哭的這麼孬。好想跟妳說,好想抱著妳哭,但是我不能。我要堅強,因為我知道如果妳看見我哭,妳一定會不由自主的崩潰。不想看到妳淚河決堤,不想要妳傷心。媽,我好想告訴妳,我愛妳。但是我怕我會哭,所以不說了。
有時候,不說了,就不知道怎麼說了,我就是這個樣子。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