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以為,真正愛音樂的人,才聽的見音樂本質的美麗。
還記得十年前,那個背著吉他,一身牛仔裝,剪著痤痤的髮型,在台北車站高喊「向前走」的桀傲青年嗎?
90年代初期,是台灣社會、經濟和政治轉型的重要時期,在新舊文化的強力衝擊下,陪著司迪麥廣告成長的青少年,他們的叛逆、獨立與自由的思考文化,也成為這個變遷下,最不同於傳統的新聲音。而反應在當時的流行音樂市場,李明依的「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和林強的「向前走」,莫不直率坦然地道出,當時青少年心底最接近真實的吶喊。
應運而生,林強,這一個桀傲青年,就這樣走紅於當時台灣的流行音樂市場。
1990年,林強出版第一張專輯,「向前走」,專輯裡面的同名主打歌,儼然成為當時青少年族群裡的國歌。對比於當時國語音樂市場主流的抒情情歌,或是台語歌壇流行的哭調唱腔,林強的「向前走」,絕對是主流市場裡最特別的專輯之一。他以西洋搖滾的旋律做為曲調,配上口語生動的歌詞,以及不加修飾的演唱方式,全然顛覆了當時流行音樂的矯情做作,展現出一個大男孩該有的音樂性格與生活體驗。
過了兩年,林強挾著「向強走」輝煌的銷售紀錄,推出第二張專輯「春風少年兄」。除了銷售紀錄上持續的長紅,林強嘗試在音樂裡加入更多的搖滾元素,包括流行搖滾、R&B等曲風,雖然音樂上的成熟度仍顯得青嫩,但是創新多變的曲風,看的出林強亟欲突破流行音樂流俗窠臼的企圖。
接著在同一年,林強參與了徐小明的電影「少年ㄝ,安啦」的配樂製作,不同於他在主流音樂市場上的音樂形象,林強在這張電影配樂裡,表現出強烈而獨特的音樂爆發力。透過電影裡少年幫派的好勇鬥狠,以及男孩間的血氣友情,林強的音樂顯的特別地具有生命力,猶如新生的音樂天才。
93年,林強發表了第三張專輯「娛樂世界」,延續了「少年ㄝ,安啦」電影配樂裡多變的風格,融合了電子、Punk、迷幻、Disco,精采豐富的音樂性,即使比起目前的流行音樂,依然絲毫不嫌遜色。而且林強在歌詞上的功力,也在這張專輯表露無疑,他犀利而深入地反省人生的哲學、男歡女愛的荒繆,以及無奇不有的社會現象,可以說是90年代台灣最出色的專輯之一。不過如此強烈的個人色彩,以及前衛獨特的音樂深度,雖然得到極高的評價,但是卻在市場銷售上落得一敗塗地。
要為了愛音樂而作音樂,還要要為了銷售量而作音樂呢?
這個問題或許是許多主流音樂人的難題,但是對於特立獨行,了解自己要什麼的林強,很輕易地,他選擇了不再為市場、為唱片公司,寫一堆他不喜歡的東西,不再偽裝那個被過度包裝的清純形象。
93年以後,林強逐漸退出主流音樂市場,開始全心投入電影配樂,以及戲劇表演的創作。他連續參與演出陳國富導演的「只要為你活一天」,侯孝賢導演的「戲夢人生」、「好男好女」、「南國,再見南國」,以及林正盛導演的「天馬茶坊」,雖然林強的演技不如音樂上的精采,不過侯孝賢導演還是相當讚賞林強演戲時的自然樸實,活生生地演出自己的個性。
在電影以外的林強,仍然專注於音樂上的創作,從早期擅長的硬式搖滾、流行搖滾,到中期的Punk、英式搖滾,一直到最近以電子、Hip Hop、Rave為主的創作,林強仍然維持著多變的音樂風格,不斷地在既定的音樂模式裡,尋找更新、更適合自己的方向。
也許林強的音樂,離所謂的主流市場越來越遠,但是他的每一項創作,卻活得更加理直氣壯、才華洋溢。看著他改變的過程,你想要什麼樣的自己呢?
2001年12月1日 星期六
娛樂世界裡真正的音樂態度,林強
張貼者:
尚恩
於
12/01/2001
標籤: 音樂稍縱即逝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